[ EV知道 資訊 ]在剛剛過去的一周里,馬斯克在個人社交平臺上宣布特斯拉將從下周一開始不再接受電池容量為 75kWh 版本的 Model S 與 Model X 的訂單。此外,有海外媒體曝光了一張大眾全新電動SUV車型的假想圖,新車定位為硬派SUV。在此,筆者為您精選了一些重點新聞,具體內容如下:
1.本周日之后 特斯拉將停售75D版本Model S / X
馬斯克在個人社交平臺上宣布特斯拉將從下周一開始不再接受電池容量為 75kWh 版本的 Model S 與 Model X 的訂單,如果有想購買這個版本的 Model S 和 Model X,就要在本周日晚上之前進行訂購。此前,特斯拉就取消了Model S和Model X 的多種內飾選擇,以提高產能。此次取消75D版本預計也是為了提高產能而做出的進一步舉措。(詳情請點擊:本周日之后 特斯拉將停售75D版本Model S / X)
2.定位硬派越野車 曝大眾全新電動SUV假想圖
有海外媒體曝光了一張大眾全新電動SUV車型的假想圖,新車基于大眾的MEB平臺打造,定位為硬派SUV,未來量產后的競爭對手將是路虎衛(wèi)士、Jeep牧馬人等車型。此外,該車的續(xù)航里程或達600km,并有望在2021年亮相。(詳情請點擊:定位硬派越野車 曝大眾全新電動SUV假想圖)
3.或于日內瓦車展亮相 曝奧迪新跨界概念車預告圖
有海外媒體曝光了一張奧迪全新跨界概念車的預告圖。據悉,該車定位為緊湊級SUV車型,采用純電動的驅動方式,這款概念車在未來還將會量產,并會基于MEB平臺打造,相比e-tron和e-tron GT車型更加親民,其續(xù)航里程達到300km,并有望于2019日內瓦車展亮相。(詳情請點擊:或于日內瓦車展亮相 曝奧迪新跨界概念車預告圖)
4.或于年底國內上市 奔馳EQC量產版正式亮相
在2019國際消費電子科技展(2019 CES)上,奔馳EQC 400 4Matic量產版正式亮相。據了解,新車計劃今年夏季于海外市場開售,之后在年底入華投產并上市銷售,預計售價在50-60萬元左右。(詳情請點擊:或于年底國內上市 奔馳EQC量產版正式亮相)
5.日產聆風E-PLUS正式亮相 電池組升級至62kWh
同樣是在2019國際消費電子科技展(2019 CES)上,日產正式發(fā)布了聆風E-PLUS車型,新車在續(xù)航方面相較于現款車型有所提升,在日本JC08標準下,該車的續(xù)航里程超過450km。(詳情請點擊:日產聆風E-PLUS正式亮相 電池組升級至62kWh)
豐田研究所展示了其最新研發(fā)的自動駕駛原型車TRI-P4。據悉該車基于全新款雷克薩斯LS 500h混動轎車打造而來,該車還配備雷克薩斯最新一代的底盤和轉向控制技術,擁有更高的靈活性,可以在汽車運行時實現更靈敏、更順暢的操控。在今年春天,豐田密歇根研發(fā)中心將正式開始基于雷克薩斯LS 500h混動轎車打造該這輛自動駕駛車。(詳情請點擊:豐田發(fā)布全新自動駕駛原型車 基于雷克薩斯打造)
7.續(xù)航超400km 特斯拉Model Y或以3.5萬美元起售
我們從特斯拉海外社交媒體處獲悉,Model Y入門級車型的售價有望在3.5-4萬美元之間(約合人民幣24-27.4萬),新車僅提供四驅版本,其中基礎版車型的續(xù)航里程將超過250英里(約402公里),且預計會具備L4級別的自動駕駛功能。此外,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已經在建,一期項目將于2019年夏季完成建設,用于投產Model 3與Model Y等車型。(詳情請點擊:續(xù)航超400km 特斯拉Model Y或以3.5萬美元起售)
8.拜騰量產版M-Byte細節(jié)圖曝光 保留全面屏設計
拜騰在2019 CES展上公布了BYTON M-Byte車型的一些細節(jié)。細節(jié)包括采用環(huán)抱式中控臺、48英寸共享全面屏、中央觸控屏、內旋座椅以及拜騰數字生態(tài)系統(tǒng)BYTON Life。量產版將提供兩種版本車型,分別為基礎版和升級版兩種容量電池,根據計劃BYTON M-Byte將于2019年底量產。(詳情請點擊:拜騰量產版M-Byte細節(jié)圖曝光 保留全面屏設計)
9.將于北美車展亮相 曝英菲尼迪純電動概念車官圖
英菲尼迪官方發(fā)布了純電動SUV概念車QX Inspiration官圖。新車將采用專為電動車開發(fā)的全新設計理念打造,極具科幻感。據悉,該車將于2019年1月開幕的北美車展上正式亮相。在英菲尼迪的規(guī)劃中,2021年將會是轉折的關鍵,英菲尼迪將運用e-Power的超低排放動力系統(tǒng),讓Infiniti的產品線步入電動化。(詳情請點擊:將于北美車展亮相 曝英菲尼迪純電動概念車官圖)
(部分圖片來源于網絡)
發(fā)表我的評論
網友熱評
最新評論